仙人绦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参见:仙人绦,仙人縚仙人绦[xiānréntāo]⒈参见:仙人绦,仙人縚。
基础解释:
参见:[[仙人绦]],[[仙人縚]]
引证解释:
⒈草名。茎细,丛生数条,生于深山石上或朽木中。亦作“仙人縚”。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仙人絛,出衡岳,无根蔕,生石上,状如同心带,三股,色緑,亦不常有。”
网络解释:
仙人绦衡岳出仙人绦。无根,多生石上。状如带,三股,色绿。亦不常有。(出《酉阳杂俎》)
综合释义:
草名。茎细,丛生数条,生于深山石上或朽木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仙人絛,出衡岳,无根蔕,生石上,状如同心带,三股,色緑,亦不常有。”亦作“仙人縚”。仙人绦[xiānréntāo]苔的一种。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右仙人绦,生大山中,与苔同种,但岩阴石隈多鲜翠,长二三尺,丛垂若绦,或言深谷有长丈余者。」
其他解释:
苔的一种,与「仙人绦」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草篇》:「仙人绦,出衡岳,无根,蔕生石上,状如同心带,三股色绿,亦不常有。」苔的一种。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右仙人绦,生大山中,与苔同种,但岩阴石隈多鲜翠,长二三尺,丛垂若绦,或言深谷有长丈余者。」
其他释义:
1.草名。茎细,丛生数条,生于深山石上或朽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