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薮

更新时间:2025-05-25
lì sǒu
利薮的解释

1.财利的聚集处。

词语解释:
财利的聚集处。利薮[lìsǒu]⒈财利的聚集处。
引证解释:
⒈财利的聚集处。引《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库房旧例,一吏轮管两季,任凭县主随意点的。众吏因见是个利藪,人人思想要管。”邹鲁《中国同盟会》八:“政府视为利薮,官吏视为肥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足见唐德宗以后,茶是朝廷重要的利薮。”
网络解释:
利薮利薮,汉语词汇。
释义:
财利的聚集处
综合释义:
财利的聚集处。《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库房旧例,一吏轮管两季,任凭县主随意点的。众吏因见是个利藪,人人思想要管。”邹鲁《中国同盟会》八:“政府视为利薮,官吏视为肥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足见唐德宗以后,茶是朝廷重要的利薮。”利薮[lìsǒu]利之所聚。《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至于处处利薮,也绝不耐烦去搜剔他。」
网友释义:
lìsǒuㄌㄧˋㄙㄡˇ利薮(利薮)财利的聚集处。《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库房旧例,一吏轮管两季,任凭县主随意点的。众吏因见是个利薮,人人思想要管。”邹鲁《中国同盟会》八:“政府视为利薮,官吏视为肥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足见唐德宗以后,茶是朝廷重要的利薮
汉语大词典:
财利的聚集处。《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库房旧例,一吏轮管两季,任凭县主随意点的。众吏因见是个利薮,人人思想要管。”邹鲁《中国同盟会》八:“政府视为利薮,官吏视为肥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足见唐德宗以后,茶是朝廷重要的利薮。”
国语辞典:
利之所聚。利薮[lìsǒu]⒈利之所聚。引《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至于处处利薮,也绝不耐烦去搜剔他。」
辞典修订版:
利之所聚。《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至于处处利薮,也绝不耐烦去搜剔他。」
其他解释:
谓利之所聚。
其他释义:
1.财利的聚集处。
利薮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ì

[lì]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lǜ)。一本万利。 ◎ 姓。

读音:sǒu

[sǒu]

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薮泽。 ◎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渊薮。 ◎ 指民间、草野:辞朝(cháo )归薮。 ◎ 古同“搜”,搜求。

利薮造句 更多
1、讵知候补人员皆视厘局为利薮,钻营者有之,奔竞者有之,甚至贿赂公行,苞苴迭进,差一到手便以为此乃生财之地,机会不可失也。 2、当道以其事诿诸绅士,视若无足重轻;绅士又从而染指其间,占为利薮。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