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铢

更新时间:2025-05-24
sì zhū
四铢的解释

1.见"四铢钱"。

词语解释:
1.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汉币。2.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南朝宋币。
基础解释:
见/'四铢钱/',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汉币。
引证解释:
⒈见“四銖钱”。
网络解释:
四铢中国古代铜币名。开始铸于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币面文字为“半两”,实际重四铢,故名。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改用三铢钱。
汉语大词典:
见“四铢钱”。《汉语大词典》:四铢钱(四铢钱)  拼音:sìzhūqián(1).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汉币。《史记·平准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2).中国古钱币名。亦省称“四铢”。南朝宋币。《宋书·文帝纪》:“﹝元嘉七年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铢钱。”《南史·颜竣传》:“元嘉中铸四铢钱……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铢。”参见“半两”。
其他释义:
1.见'四铢钱'。
四铢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ì

[sì]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zhū

[zhū]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铢积寸累(lěi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 ◎ 不锋利:铢钝。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