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陬

更新时间:2025-05-25
yí zōu
夷陬的解释

1.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

词语解释:
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夷陬[yízōu]⒈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
引证解释:
⒈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引《晋书·吕光等载记论》:“蕞尔夷陬,承风雾卷,宏图壮节,亦足称焉。”
网络解释:
夷陬夷陬,读音为yízōuㄧˊㄗㄡ,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
汉语大词典:
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晋书·吕光等载记论》:“蕞尔夷陬,承风雾卷,宏图壮节,亦足称焉。”
其他释义:
1.古代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称。
夷陬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í

[y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 弄平:夷为平地。 ◎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 古代的锄类工具。 ◎ 古同“怡”,喜悦。 ◎ 古同“痍”,创伤。 ◎ 姓。

读音:zōu

[zōu]

隅,角落:陬见(粗浅的见识)。 ◎ 聚居:陬落(村落,村庄)。 ◎ 农历正月的别称:陬月。孟陬。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