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姜

更新时间:2025-05-25
lián jiānɡ
廉姜的解释

1.即葰。一种香菜。

词语解释:
即葰。一种香菜。廉姜[liánjiāng]⒈即葰。一种香菜。
引证解释:
⒈即葰。一种香菜。参阅《广雅·释草》“廉薑”王念孙疏证。引《仪礼·既夕礼》“茵著用荼,实绥泽焉”汉郑玄注:“绥,廉薑也;泽,泽兰也,皆取其香且御湿。”《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汉刘桢《清虑赋》:“仰秤木韮,俯拔廉薑。”《文选·左思<吴都赋>》“薑汇非一”刘逵注引《异物志》:“荾,一名廉薑,生沙石中,薑类也。其累大,辛而香,削皮,以黑梅并盐汁渍之,则成也。始安有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廉薑》:“《食经》曰:‘藏薑法:蜜煮乌梅,去滓,以渍廉薑,再三宿,色黄赤如琥珀。多年不坏。’”
网络解释:
廉姜廉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华山姜Alpiniachinensis(Retz.)Rosc.的根茎。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温中消食,散寒止痛,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胃寒冷痛,噎膈吐逆,腹痛泄泻,消化不良,风湿关节冷痛,跌打损伤,风寒咳喘。
综合释义:
即葰。一种香菜。《仪礼·既夕礼》“茵著用荼,实绥泽焉”汉郑玄注:“绥,廉薑也;泽,泽兰也,皆取其香且御湿。”《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汉刘桢《清虑赋》:“仰秤木韮,俯拔廉薑。”《文选·左思<吴都赋>》“薑汇非一”刘逵注引《异物志》:“荾,一名廉薑,生沙石中,薑类也。其累大,辛而香,削皮,以黑梅并盐汁渍之,则成也。始安有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廉薑》:“《食经》曰:‘藏薑法:蜜煮乌梅,去滓,以渍廉薑,再三宿,色黄赤如琥珀。多年不坏。’”参阅《广雅·释草》“廉薑”王念孙疏证。廉姜[liánjiāng]
汉语大词典:
即葰。一种香菜。《仪礼·既夕礼》“茵著用荼,实绥泽焉”汉郑玄注:“绥,廉姜也;泽,泽兰也,皆取其香且御湿。”《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汉刘桢《清虑赋》:“仰秤木韭,俯拔廉姜。”《文选·左思〈吴都赋〉》“姜汇非一”刘逵注引《异物志》:“荾,一名廉姜,生沙石中,姜类也。其累大,辛而香,削皮,以黑梅并盐汁渍之,则成也。始安有之。”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廉姜》:“《食经》曰:‘藏姜法:蜜煮乌梅,去滓,以渍廉姜,再三宿,色黄赤如琥珀。多年不坏。’”参阅《广雅·释草》“廉姜”王念孙疏证。
其他释义:
1.即葰。一种香菜。
廉姜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ián

[lián]

堂屋的侧边: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 不贪污:廉洁。廉正。廉明。 ◎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廉。 ◎ 察考,访查:“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 姓。

读音:jiāng

[jiāng]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黄色,味辣,可供调味用,亦可入药:生姜。姜汤。 ◎ 姓。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