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第

更新时间:2025-05-25
zhuó dì
擢第的解释

登第;及第:冬曦进士擢第|君瑞擢第后,以才授翰林学士。

词语解释:
擢第zhuódì。(1)科举考试及第。擢第[zhuódì]⒈科举考试及第。英passthecivilexaminationinoldChina;
基础解释:
科举考试及第。
引证解释:
⒈科举考试及第。引《隋书·柳謇之传》:“因奏入国子,以明经擢第。”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华子西》:“右庠诸生,以武策擢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君瑞擢第后,以才授翰林学士。”
网络解释:
擢第擢第是一个汉语,意思是科举考试及第。
综合释义:
科举考试及第。《隋书·柳謇之传》:“因奏入国子,以明经擢第。”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华子西》:“右庠诸生,以武策擢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君瑞擢第后,以才授翰林学士。”擢第[zhuódì]考中、登第。《北史.卷六四.柳虯传》:「以明经擢第,拜宫师中士,转守庙下士。」《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王宙》:「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汉语大词典:
科举考试及第。《隋书·柳謇之传》:“因奏入国子,以明经擢第。”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华子西》:“右庠诸生,以武策擢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君瑞擢第后,以才授翰林学士。”
国语辞典:
考中、登第。擢第[zhuódì]⒈考中、登第。引《北史·卷六四·柳虬传》:「以明经擢第,拜宫师中士,转守庙下士。」《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王宙》:「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英语topassthecivilserviceexamination(inimperialChina)​
辞典修订版:
考中、登第。《北史.卷六四.柳虯传》:「以明经擢第,拜宫师中士,转守庙下士。」《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王宙》:「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其他释义:
登第;及第:冬曦进士擢第|君瑞擢第后,以才授翰林学士。
擢第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uǒ

[zhuǒ]

拔:擢发(fā)难(nán)数(shǔ)(喻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不清)。 ◎ 提拔,提升:擢升。擢用。擢第。

读音:dì

[dì]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 ◎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 ◎ 姓。

擢第造句 更多
1、纵有学优入室,勤逾刺股,名高海内,擢第甲科,若命偶时来,未有望于青紫,或数将运舛,必委弃于草泽。2、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3、时遵彦铨衡,深慎选举,秀才擢第,罕有甲科。4、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5、辞少以两经擢第,判入等,为秘书省校书郎。6、擢第,又举文艺...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