椓杙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椓弋'。谓捶钉木桩。
基础解释:
亦作/'椓弋/',意思是捶钉木桩。谓捶钉木桩。
引证解释:
⒈亦作“椓弋”。谓捶钉木桩。引《尚书大传》卷四:“椓杙者有数。”郑玄注:“杙者,繫牲者也。”《隋书·酷吏传·元弘嗣》:“每鞫囚徒,多以酢灌鼻,或椓弋其下窍,无敢隐情,姦伪屏息。”宋苏辙《书郭熙横卷》诗:“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网络解释:
椓杙椓杙,译为:捶钉木桩。
综合释义:
亦作“椓弋”。谓捶钉木桩。《尚书大传》卷四:“椓杙者有数。”郑玄注:“杙者,繫牲者也。”《隋书·酷吏传·元弘嗣》:“每鞫囚徒,多以酢灌鼻,或椓弋其下窍,无敢隐情,姦伪屏息。”宋苏辙《书郭熙横卷》诗:“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汉语大词典:
亦作“椓弋”。谓捶钉木桩。《尚书大传》卷四:“椓杙者有数。”郑玄注:“杙者,系牲者也。”《隋书·酷吏传·元弘嗣》:“每鞫囚徒,多以酢灌鼻,或椓弋其下窍,无敢隐情,奸伪屏息。”宋苏辙《书郭熙横卷》诗:“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其他释义:
1.亦作'椓弋'。2.谓捶钉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