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更新时间:2025-05-25
diǎn jiànɡ chún
点绛唇的解释

1.亦作"点绛唇"。 2.词调名。 3.曲牌名。

词语解释:
1.亦作'点绛唇'。2.词调名。3.曲牌名。点绛唇[diǎnjiàngchún]⒈亦作“点绛唇”。⒉词调名。⒊曲牌名。
基础解释:
1.亦作“点絳脣”。2.曲牌名。
引证解释:
⒈亦作“点絳脣”。词调名。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引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⒉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引元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董解元《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
网络解释:
点绛唇(词牌名称)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
综合释义:
亦作“点絳脣”。1.词调名。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元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董解元《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
汉语大词典:
亦作“点绛唇”。1.词调名。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2.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只曲》:“按《点绛唇》原出于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阙,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证。元人将词之前半阙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阙通行之格也。第三阙,董解元《西厢》系北调,亦用南体,仅见于此。”
点绛唇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iǎn

[diǎn]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 项,部分,方面:优点

读音:jiàng

[jiàng]

赤色,火红。

读音:chún

[chún]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点绛唇造句 更多
1、点绛唇点绛唇是用来测试您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的游戏,游戏开始时您需要选择难度,上图从左到…2、猜拳饮酒,吟诗作词,他们念奴娇,他们点绛唇,他们声声慢,清脆的笑声在湖面上漾起一圈圈涟漪,将枝头偷窥的鸟儿惊得四散。3、他叫莲绛,红莲业火的莲,点绛唇的绛。她叫十五,花好月圆时的十五。女巫的猫4、沾一抹烟...
1、点绛唇·对月(1),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2)。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3)?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4)。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5)。纳兰容若2、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3、立春到,化春妆,...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