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獐

更新时间:2025-05-24
yá zhānɡ
牙獐的解释

1.见"牙麞"。

词语解释:
《尔雅翼•释兽三》:“麇之性怯,又谓之獐……崔豹《古今注》曰:‘獐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大者不过三二十斤。老则牙见于外,淮人谓之牙獐。”獐的别名。似鹿而小,无角,雄性犬齿长而外突,故名。牙獐[yázhāng]⒈《尔雅翼·释兽三》:“麇之性怯,又谓之獐……崔豹《古今注》曰:‘獐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大者不过三二十斤。老则牙见于外,淮人谓之牙獐。”獐的别名。似鹿而小,无角,雄性犬齿长而外突,故名。
基础解释:
见/牙麞/。
引证解释:
⒈见“牙麞”。
网络解释:
牙獐哺乳动物,形状像鹿,毛较粗,头上无角,雄的有长牙露出嘴外,亦称“牙獐”。獐属于哺乳纲偶蹄鹿科动物,别名为河麂、牙獐,外形似麝,体重平均约12公斤。
综合释义:
见“牙麞”。牙獐[yázhāng]见/牙麞/。《尔雅翼•释兽三》:“麇之性怯,又谓之獐……崔豹《古今注》曰:‘獐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大者不过三二十斤。老则牙见于外,淮人谓之牙獐。”獐的别名。似鹿而小,无角,雄性犬齿长而外突,故名。
汉语大词典:
亦作“牙獐”。獐的别名。似鹿而小,无角,雄性犬齿长而外突,故名。《尔雅翼·释兽三》:“麇之性怯,又谓之獐……崔豹《古今注》曰:‘獐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大者不过三二十斤。老则牙见于外,淮人谓之牙獐。”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纪艺下》:“﹝易元吉﹞于神游殿之小屏画牙獐,皆极其思。”
其他释义:
1.见'牙麞'。
牙獐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á

[yá]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 特指象牙:牙雕。 ◎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 姓。

读音:zhāng

[zhāng]

哺乳动物,形状像鹿,毛较粗,头上无角,雄的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制革(亦称“牙獐”):獐头鼠目(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牙獐造句 更多
1、经专家现场辨认,这是一只中国河麂,又名牙獐,雌性,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肚子较大,有可能已经怀孕。2、捕杀野生动植物的事件经常发生,致使“中华龙凤蝶”、“露牙獐”等许多国家保护动植物越来越难见踪迹,已成为紫金山林区的濒危物种。3、灵猫等20多种野生兽类,其中珍贵兽类有露牙獐等。4、记者在保护区...
1、遗憾的是,随着中山陵景区内人为活动的增多,露牙獐、草狐、狼等大型动物明显减少,甚至未能发现。2、牙獐、白鹭等40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近500种海边植物在这里自然生长。3、这片广袤无垠的湿地上生存着600多头麋鹿,还有丹顶鹤、天鹅、白尾海雕、牙獐等28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及。4、车行大丰...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