猼訑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兽名。猼訑(猼?)[bóyí]⒈传说中的兽名。
引证解释:
⒈传说中的兽名。引《山海经·南山经》:“﹝基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郭璞注:“博施二音。”
网络解释:
猼訑猼訑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样子像羊的怪兽,出自《山海经‧南山经》。它有九条尾和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有人说取它的皮披在身上,就不知畏惧。
网友释义:
猼訑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种样子像羊的怪兽。它有九条尾和四只耳朵,眼睛长在背上。有人说取它的皮披在身上,就不知畏惧。出自《山海经‧南山经》。
汉语大词典:
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南山经》:“﹝基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郭璞注:“博施二音。”
辞典修订版:
神话传说中的野兽。《山海经.南山经》:「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其他释义:
1.亦作'猼■'。2.传说中的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