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玉鲙"。 2.鲈鱼脍,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东南佳味。
⒈亦作“玉鱠”。鲈鱼脍,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东南佳味。引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引《南部烟花记》:“吴都献松江鱸鱼,煬帝曰:‘所谓金虀玉膾,东南佳味也。’”宋陆游《洞庭春色》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鱠丝蒓。”明朱鼎《玉镜台记·成婚》:“珍庖调玉膾,仙府飫琼浆。”清朱鹤龄《与吴汉槎书》:“鱸鱼玉鱠,进甘旨於盘餐,此真人间之大欢极乐也。”
亦作“玉鱠”。鲈鱼脍,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东南佳味。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引《南部烟花记》:“吴都献松江鱸鱼,煬帝曰:‘所谓金虀玉膾,东南佳味也。’”宋陆游《洞庭春色》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鱠丝蒓。”明朱鼎《玉镜台记·成婚》:“珍庖调玉膾,仙府飫琼浆。”清朱鹤龄《与吴汉槎书》:“鱸鱼玉鱠,进甘旨於盘餐,此真人间之大欢极乐也。”
【拼音】yùkuài【注音】ㄧㄩˋㄎㄨㄞˋ【词目】玉脍【引证解释】亦作“玉鱠”。鲈鱼脍,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东南佳味。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引《南部烟花记》:“吴都献松江鲈鱼,炀帝曰:‘所谓金虀玉脍,东南佳味也。’”宋陆游《洞庭春色》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鱠丝蒓。”明朱鼎《玉镜台记·成婚》:“珍庖调玉脍,仙府饫琼浆。”清朱鹤龄《与吴汉槎书》:“鲈鱼玉鱠,进甘旨於盘餐,此真人间之大欢极乐也。”
亦作“玉鲙”。鲈鱼脍,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东南佳味。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引《南部烟花记》:“吴都献松江鲈鱼,炀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宋陆游《洞庭春色》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明朱鼎《玉镜台记·成婚》:“珍庖调玉脍,仙府饫琼浆。”清朱鹤龄《与吴汉槎书》:“鲈鱼玉鲙,进甘旨于盘餐,此真人间之大欢极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