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盆

更新时间:2025-05-26
quē pén
缺盆的解释

1.破缺的瓦盆。 2.指盆破。 3.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 4.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 5.即覆盆子。

词语解释:
1.破缺的瓦盆。2.指盆破。3.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4.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5.即覆盆子。缺盆[quēpén]⒈破缺的瓦盆。⒉指盆破。⒊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⒋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⒌即覆盆子。
基础解释:
破缺的瓦盆。指盆破。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即覆盆子。
引证解释:
⒈破缺的瓦盆。引《淮南子·说林训》:“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为。”⒉指盆破。引汉焦赣《易林·复之噬嗑》:“往来井上,甑破缺盆。”⒊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告之后百餘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司马贞索隐:“缺盆,人乳房上骨名也。”⒋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引《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王冰注:“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横骨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深令人逆息。”⒌即覆盆子。参见“覆盆子”。引《说文·艸部》:“茥,缺盆也。”钱坫斠诠:“今覆盆子也。”
网络解释:
缺盆缺盆是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主治咳嗽,气喘,缺盆中痛,胸部满闷,喉痹,瘰疬,瘿瘤等病症,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类经图翼》:“孕妇禁针。”艾条灸5-10分钟。
综合释义:
破缺的瓦盆。《淮南子·说林训》:“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为。”指盆破。汉焦赣《易林·复之噬嗑》:“往来井上,甑破缺盆。”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告之后百餘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司马贞索隐:“缺盆,人乳房上骨名也。”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王冰注:“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横骨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深令人逆息。”即覆盆子。《说文·艸部》:“茥,缺盆也。”钱坫斠诠:“今覆盆子也。”参见“覆盆子”。缺盆[quēpén]
英语:
supraclavicular fossa,
汉语大词典:
(1).破缺的瓦盆。《淮南子·说林训》:“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为。”(2).指盆破。汉焦赣《易林·复之噬嗑》:“往来井上,甑破缺盆。”(3).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告之后百馀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司马贞索隐:“缺盆,人乳房上骨名也。”(4).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王冰注:“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横骨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深令人逆息。”(5).即覆盆子。《说文·草部》:“茥,缺盆也。”钱坫斠诠:“今覆盆子也。”参见“覆盆子”。
缺盆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uē

[quē]

不够: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 ◎ 残破:缺点。缺口。缺陷。 ◎ 空额(指职位):缺额。补缺。 ◎ 该到而未到:缺勤。缺席。

读音:pén

[pén]

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盆景。盆花。盆栽。脸盆。澡盆。 ◎ 中央凹入像盆状的东西:盆地。骨盆。

缺盆造句 更多
1、桥弓穴是指颈部翳风至缺盆的连线,此穴的部位正是人体颈动脉窦的部位。2、足少阳胆经起于由外眼角起,上行至额角,下耳后、沿颈旁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后入缺盆。3、再换另一只手按揉对侧缺盆穴,方法同前。4、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入缺盆,属胃络脾。5、情愿我的肩头从缺盆骨脱落,...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