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地名。在今 山西省 万荣县 境内。 汉武帝 元鼎 四年立 后土祠 于此。《史记·封禅书》:“於是天子遂东,始立 后土祠 汾阴脽丘 ,如 宽舒 等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魏土地记》曰: 河东郡 北八十里有 汾阴 城,北去 汾水 三里,城西北隅曰 脽丘 ,上有 后土祠 。”
地名。在今 山西省 万荣县 境内。 汉武帝 元鼎 四年立 后土祠 于此。《史记·封禅书》:“於是天子遂东,始立 后土祠 汾阴脽丘 ,如 宽舒 等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魏土地记》曰: 河东郡 北八十里有 汾阴 城,北去 汾水 三里,城西北隅曰 脽丘 ,上有 后土祠 。”
读音:shuí
[shuí]
臀部:“厩马多肉尻脽圆。” ◎ 尾椎骨。
读音:qiū
[qiū]
小土山:土丘。沙丘。丘陵。丘壑。 ◎ 像小土山凸起的:丘疹。 ◎ 坟墓:丘墓(大墓)。丘垄。 ◎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丘十亩大的小田。 ◎ 众人聚居的地方:丘民(乡民,邑民)。 ◎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