蜰虫
 更新时间:2025-05-25

基本解释

臭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猎犬》:“室中蜰虫蚊蚤甚多,竟夜不成寝。” 吕湛恩 注:“﹝蜰虫﹞即臭虫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戴监生》:“譬夫逆旅蜰虫,但夜出偷啮臭脚汉。” 鲁迅 《壬子日记·五月》:“夜卧未半小时即见蜰虫三四十,乃卧卓上以避之。”

字义分解

读音:féi

[féi]

即臭虫,身体扁平,赤褐色,腹大,体内有臭腺,吸人、畜的血液。

读音:chóng,huǐ

[chóng,huǐ]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