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闉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距闉'。靠近敌城所筑的土丘。借以观察城内虚实,并可登城。
引证解释:
⒈见“距堙”。
网络解释:
距闉闉
网友释义:
距闉,汉语词语,读音jùyīn,意思是积土为闉,以登城攻敌。
汉语大词典:
见“距堙”。《汉语大词典》:距堙 拼音:jùyīn亦作“距闉”。靠近敌城所筑的土丘。借以观察城内虚实,并可登城。《孙子·谋攻》:“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曹操注:“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杜牧注:“距闉者,积土为之,即今之所谓垒道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明镐以贝州城峻,不可攻,谋筑距闉,度用工二万人,期三十日可与城齐。”清姚椿《舟过长寿感赋》诗:“寇来何坦如,不用设距堙。”
国语辞典:
积土为闉,以登城攻敌。
辞典修订版:
积土为闉,以登城攻敌。《孙子.谋攻》:「修橹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
其他释义:
1.见'距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