钲鼙

更新时间:2025-05-24
zhēnɡ pí
钲鼙的解释

1.即钲鼓。

词语解释:
即钲鼓。钲鼙[zhēngpí]⒈即钲鼓。
引证解释:
⒈即钲鼓。参见“鉦鼓”。引《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吕延济注:“鉦,金声也;鼙,鼓也。”清顾炎武《赠顾推官咸正》诗:“春水溼楼船,湖上闻鉦鼙。”
网络解释:
钲鼙zhēngpí
综合释义:
即钲鼓。《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吕延济注:“鉦,金声也;鼙,鼓也。”清顾炎武《赠顾推官咸正》诗:“春水溼楼船,湖上闻鉦鼙。”参见“鉦鼓”。
汉语大词典:
即钲鼓。《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钲鼙震于阃宇,锋镝流乎绛阙。”吕延济注:“钲,金声也;鼙,鼓也。”清顾炎武《赠顾推官咸正》诗:“春水湿楼船,湖上闻钲鼙。”参见“钲鼓”。《汉语大词典》:钲鼓(钲鼓)  拼音:zhēnggǔ(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陈茂假以钲鼓,募汝南、南阳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每拜跪,节以钲鼓……歌已,俯伏,钲作,复揖舞。”金师拓《游同乐园》诗:“可怜欢乐极,钲鼓散云和。”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下》:“或壮丽而为江山,或喧阗而为钲鼓。”(2).并称以言兵事。《汉书·东方朔传》:“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其他释义:
1.即钲鼓。
钲鼙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ēng

[zhēng]

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读音:pí

[pí]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