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民族故事之皇太极的小故事

更新时间:2025-05-22 20:29:48

满族的民族故事之皇太极的小故事

皇太极是一代杰出的人才,创建了大清朝。成为了清朝的第一个皇帝。发展了经济,缓和的民族矛盾,创建了满文,统一了八旗。是骁勇善战的军事家,又是治国有方的政治家。本期的民族故事带你了解皇太极的故事。

明朝末年,袁崇焕率军对抗皇太极的后金大军,与他展开了长年的对峙,并且不断获取胜利。但由于魏忠贤等人的阻挠,让袁崇焕处处受阻,最后不得不辞职归乡。

天启七年(1627),昏庸的明熹宗死去,明思宗朱由检即位,改年号为崇祯。明思宗查办了魏忠贤之后,朝中大臣纷纷建议召回袁崇焕。明思宗接受了这个建议,提拔袁崇焕担任兵部尚书,负责整个河北和辽东的军事。他问袁崇焕:“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吗?”袁崇焕答道:“只要陛下给我指挥军队的权力、朝廷可以配合我,不出五年的时间,我就可以夺回辽东。”

听到这一席慷慨陈词,明思宗非常激动,赐给袁崇焕一口上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回到宁远之后,袁崇焕整顿军队,严明军纪,让士气大振。而皇太极看到袁崇焕不断变得强大,便决定改变路线,绕开锦州和宁远,从龙井关、大安口朝着河北进发,打算直扑明朝的京都北京。

皇太极的行军布阵确实超出了袁崇焕的预计,他急忙出兵,希望在半路阻拦,可是却被金军乘虚而入,直奔北京郊外。得到情报的袁崇焕心急如焚,连夜行军,赶到京郊和金军展开了一番殊死搏斗。

对于金军的忽然进攻,北京城中一片惶恐。大家都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听说袁崇焕赶到,明思宗才放下心来。可是魏忠贤余党对袁崇焕恨之入骨,不断散布谣言,声称此次金兵之所以能够绕道进京,就是因为袁崇焕为他们让路,说不定其中还有阴谋。

明思宗疑心很重,听到谣言之后就开始怀疑。而从金军大营中逃回的太监更向他告密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立了盟约,要出卖北京城!”

原来,这个太监被关押的时候,曾经听到两个金兵的对话。一个说:“今天咱们退下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指示。”另一个问:“这是怎么回事?”而前一个人则故作神秘地说:“刚才我看到有人从明军大营中来,说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和皇上已经约定,大事即将告成了!”这个太监听到这番话,大吃一惊,趁机溜出来之后就跑回皇宫汇报。明思宗听了他的话,也信以为真,根本没想到这都是皇太极的预先安排。

气急败坏的明思宗命令袁崇焕立刻进宫,责问他为什么要将金兵引到北京来。袁崇焕来不及回答,就已经被捆绑起来,送进了大牢。

有的大臣知道袁崇焕为人耿直,不可能做出这种事,一再劝诫。可是明思宗却拒绝所有的人的奏章,到第二年便下令杀死袁崇焕。

一个反间计,为皇太极除去了强劲的对手袁崇焕。他退兵回到盛京之后,后金的实力越来越强大。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改为满洲,第二年便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成为了清太宗,而不能辨别忠奸的明思宗却成了被人耻笑的对象。

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大将和皇帝之间都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彼此互相依存又互相防备。任用了将领,但是却又不信任他,是历代很多帝王犯过的错误。猜忌心极重的崇祯帝也有这个缺点,于是被皇太极利用,巧施反间,除掉了自己的劲敌。

明朝的毁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最终破除军事屏障却正是这些谋略起的作用。与其说后金军队的强大让明朝灭亡,倒不如说明朝君臣之间不能同心才是它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束语】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在四面开拓中度过的。他具有的心机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关于皇太极的故事和皇太极的一生,是三天三夜也不能了解详细的。若是对清朝历史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皇太极秘史

皇太极秘史是一部由尤小刚执导,马景涛、胡静、戴娇倩、刘德凯、舒畅等主演的清装宫廷剧。该剧是尤小刚导演的“前清秘史剧”系列之一。讲述了清朝被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胤礽的故事。于2004年3月22日在上视电视剧频道首播。

皇太极为什麼杀姐姐

因为他的姐姐莽古济曾和努尔哈赤第三子莽古尔泰密谋要杀害皇太极而夺取皇位。

莽古济密曾和莽古尔泰与弟弟德格类密谋设“鸿门宴”,谋害皇太极夺取皇位。可这项夺权方案确定不久,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先后暴亡。“鸿门宴”事件被揭发后,莽古济及其党羽一千多人被处决。这件事成为沈城乃至清史上一桩最大、最残酷的奇案。

皇太极的孩子都是谁

一共有二十三个孩子。

男孩有十一个: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皇八子未命名,幼殇、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女孩有十二个:

皇长女固伦公主、皇二女,名马喀塔封固伦温庄公主。皇三女,封固伦靖端长公主。皇四女,名雅图封固伦雍穆公主。皇五女,名阿图封固伦淑慧公主。皇六女封固伦

皇太极下一个皇上是谁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生于1638年3月15日,逝世于1661年2月5日,为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母为孝庄文皇后。

福临亲政之时社会不安宁,内地反满斗争连绵不断。福临亲政的第二年,定南王孔有德失守桂林自杀,敬谨亲王尼堪遇伏衡阳身死,当时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民族矛盾尤为激烈。因而福临感到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是收买,安抚汉人,镇压反抗。为此,他努力推行教化,以加强思想统治。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范文来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fanwenlai.com/fwbaike-221135528/
网友关注经验
精品推荐
热门经验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