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发展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2 20:59:45

关于春联的发展历史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亦有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

发展:

1·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2·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

3·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4·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

5·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6·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关于春联的词语有哪些

1、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容风雨适合农作物生长。亦可喻指天下安宁,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2、长空溢彩,大地流金。表达了人们对与美好生活的殷切愿望。

3、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五谷丰登预祝农业丰收,表现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4、术有专攻,业精于勤。术业有攻是指每个人有自己的专长,业精于勤是指勤劳努力事业才能成功。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5、风和日丽,人杰地灵。风和日丽即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人杰地灵指杰出的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关于春联的格言警句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范文来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fanwenlai.com/fwbaike-222658707/
网友关注经验
精品推荐
热门经验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