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空城计

更新时间:2025-05-22 20:11:30

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空城计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此事虽是小说家演义,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真的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诸葛亮为什么要用空城计

因为当时诸葛亮所守的城里只有老弱残兵,靠他们是抵挡不住司马懿的进攻的。

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司马懿为什么能中空城计

原因:

1、因为诸葛亮平素为人谨慎,心理素质好,侥幸唬住了多疑的司马懿。司马懿不相信,一向谨慎的诸葛亮会冒险。所以断定诸葛亮一定有埋伏。

2、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

空城计简介

1、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条亮五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2、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3、空城计典故:

空城计讲的是司马懿在夺取街亭后,乘胜连夺三城,直逼蜀军的后方机关西城。诸葛亮万分焦急时,命人把旌旗隐藏,又叫士兵把城门打开,派几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领着两个小书童,到敌楼上弹起琴来。看到此景后,司马懿十分疑惑,便令全军撤退。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范文来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fanwenlai.com/fwbaike-222662537/
网友关注经验
精品推荐
热门经验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