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的智慧:懂得放下烦恼与执着

更新时间:2025-05-23 03:22:54

佛说人生的智慧:懂得放下烦恼与执着

“世人皆有烦恼,世人皆有佛性,世人皆有善心,世人皆有佛根。”每个人的智慧都是无法被否定的,电脑是很厉害,但依旧是被人类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聪明的脑袋就该懂得取舍。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佛说人生的智慧。

都市的喧嚣需要心灵的蕴藉,佛说:我是一切根源,一切根源在我。佛的世界是心灵寄居的家园,佛的世界是诗意地栖居,佛的世界是忍让与超脱,佛的世界是领悟万法自然,佛的世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读完该书你会明白本性来自自我修佛,超凡来自励志成佛,逍遥来自出世修佛,善心来自自我成佛。

有一种忍让叫做佛,有一种自然叫做佛,有一种自我叫做佛,有一种智慧叫做佛。世人皆有烦恼,世人皆有佛性,世人皆有善心,世人皆有佛根。天地一份情,浓缩在自身修佛发掘一种本性,励志成佛折射一种超凡,出世修佛隐喻一种逍遥。

自己谓佛浸润一颗善心。只要心释然,佛心常相伴,只要释善意,佛理皆可期,只要花还开,佛法皆可待、只要心常在,你我皆为佛。佛是超脱,佛是自由,佛是蕴藏真理的中国智慧。

自身修佛发掘一种本性,励志成佛折射一种超凡,出世修佛隐喻一种逍遥,自己谓佛侵润一颗善心。只要心释然,佛心常相伴,只要释善意,佛理皆可期,只要花还在,佛法皆可待,只要心常在,你我皆为佛。

佛教所说的智慧叫“般若”,般若是智慧,世间聪明也是智慧。只是两者层次不同。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举个管理学的例子来说明吧,管理学中有关于效率和效能的概念辨析。

效率是正确地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我们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再去考虑把正确的事做好。从哲学的角度讲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方法论。

般若就好比世界观,是战略层面,有般若就能找对方向,去做正确的事;世间聪明就好比方法论,是战术层面,让我们有效率地把选择好的、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做好。

因此般若、世间聪明都是必须的。当然般若比世间聪明更重要。不然,你不会知道依现下的因缘,你该出世还是入世,抑或是进入类似薛定谔猫态的第三种境地,如果这个世都不用入,你还用得着世间聪明吗?

【结束语】不属于自己的,往往是强求不来,属于自己的,只要到了适合的时间就一定会到来的。人生也就这么长,不必要的烦恼适时的放下吧!

佛说人生的价值,让人恍然大悟的佛理

人生的道路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人真的很渺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愿望想要去实现。每个人既然会出现那就一定有着你必要的存在价值,那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那么,本期解析佛说人生的价值。

1、佛说: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2、佛说:你不好一向不满人家,你就应一向检讨自我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我。

3、佛说: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佛说: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我。

5、佛说:将性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愉悦,无法抵挡的诱惑。

6、佛说: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7、佛说: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8、佛说:能够把自我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9、佛说: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0、佛说: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1、佛说: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2、佛说: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样说,不好急着表达你自我的看法。

13、佛说: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4、佛说: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5、佛说:苍生难渡。

16、佛说: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7、佛说:修行就是修正自我错误的观念。

18、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完美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19、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20、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向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21、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来)。

22、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23、佛说:永远不好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钟爱的人。

24、佛说: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我,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5、佛说: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6、佛说: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我的良心。

27、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8、佛说: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情感日志大全)

29、佛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30、佛说:人就应学习并领悟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说人生的经典语录大全

佛说: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佛说: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佛说: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佛说: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佛说: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佛说: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佛说: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佛说: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佛说: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佛说: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佛说人生有三难:人身,真法,中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个人在成功的路上往往有着很多坎坷以及困难的时候,经历过困难就能成功。

那么,本期了解佛说人生有三难是哪三难。

其一:人身难得。

这很好理解,人都在三界中轮回,但在轮回中能修得人形,那可是百年千年才可能的,因为业力轮报的关系,在轮回中要得人身那是很难的,得偿还很多很多才可能修得人身。这是从业力轮报的角度说的“人身难得”。

从修炼角度来讲呢,动物不准修炼,只有人才能修炼,这是宇宙的法理。因为动物不具有人的本性,所以修成一定是“魔”,所以三百年一小劫五百年一大劫要杀它的,动物不准修成,修也不准修高。从这个角度讲,《白蛇传》中“法海”其实是在维护宇宙的法。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人身难得”。

其二:真法难闻。

师父讲:“在很高境界当中,生命存在的也很简单,思想也是很简单清净的,但是智慧极大。那么往下来呢,就会出现同一生命的两样性。再往下来呢它就变成了两种不同的物质因素。因为宇宙天体很大,再往下来的时候渐渐的两种不同物质就出现了对立性。

再往下来呢,两种不同对立性物质它的不同特性就越来越明显,就出现了正负生命的存在形式。到了再往下有了佛(法王)也有了魔(魔王),同时出现了多种对立因素,如阴阳、太极等。再往下来就生化出来相生相克的理,两种不同物质的矛盾性也就越来越大。”由于物质构成的中就有两种对立的物质,所以万物体现既有佛性也有魔性,这就是为什么佛教中讲“众生皆佛”的原因,其实真正说的是“众生皆有佛性”。

既然在世间有相生相克的理,所以表现上就是传正法的时候一定就有邪法在传,释迦佛传法是有其他的七种宗教在传,势力最大的是婆罗门教。老子传法是也有诸子百家的出现的干扰,这就是师父讲的:“人世浑浑,珠目相混。如来下世必悄悄然。传法时,必有邪门干扰。道魔同传,同在一世,真真假假重在悟。何以分辨,必有上士。

果然有缘能悟者,俩俩相继而来,入道得法。识正邪,得真经,轻其身,丰其慧,充其心,乘法船悠悠。善哉!奋力精进,直至圆满。混世难悟之人,为钱而生,为势而毙,为蝇头小利而乐而忧,苦苦相斗,造业一生。

其人若听其法必笑之,口出迷信二字,心中必难解难信,此等人为下士,难度也。业大已封其身,闭其智,本性无存。”,相生相克的理让“真法”和“邪法”鱼目混杂,就看你进哪个门。所以“真法”其实是很难闻的,而唯有真法才可能把你度圆满。

2500年前,释迦佛传法的对象其实是从原始社会刚脱胎出来的最淳朴的道德高尚的人,他针对当时人们的根基传了“罗汉法”,也就是寻求个人解脱,其实释迦佛本身有更高深大法,他也可以不走涅盘之路,只是未传而已。因为宇宙有“成住坏灭”的规律,所以人类的道德也遵循宇宙的规律会从道德高尚逐渐下滑以致道德的彻底沦丧。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范文来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fanwenlai.com/fwbaike-223003144/
网友关注经验
精品推荐
热门经验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