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的养殖会对水体造成哪些危害
危害:
1、养殖河蚌需要投放的化肥和饲料对于水体的毁灭性污染。
2、由于珍珠养殖存在过度投肥的问题,对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3、河蚌养殖会造成水体内生物链毁灭。
4、河蚌死亡,就会发臭,短范围内会影响整个水质变臭,水质变坏。
5、蚌养一段时间后,在养殖地和蚌体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类、淡水海绵、聚缩虫等。
河蚌生活习性:
栖息:
在自然环境中,蚌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小溪等泥质、沙质或石砾之中。冬春寒冷时利用斧足挖掘泥汾,使蚌体部分潜埋在泥沙中,前腹缘向下,后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进行呼吸摄食。天热时则大部分露在泥外。无齿蚌一般生活在泥质底、pH值在5至9的静水或缓流的较肥的水中。
摄食:
蚌的食物主要是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 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甲壳动物的残屑及植物叶片等。易被消化的主要是硅藻。蚌不能主动追逐食物,依靠蚌壳的开闭,外套膜内侧纤毛和鳃纤毛的摆动造成水流,食物便随水进入蚌体。食物随水进入外套腔,颗粒沿鳃丝向上移至鳃的基部,再向前移动至唇瓣,经唇瓣选择后小颗粒进入口中,大颗粒则由内鳃边缘向后移动,在两腮相交处,入外套膜痕至后端,两壳猛闭排出体外。据有人统计,每天流进蚌体的水可达40升。
河蚌的营养 河蚌的功效
1、河蚌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1、B2。河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0.9克、钙248毫克、铁26.6毫克、锌6.23毫克、磷305毫克、维生素A243微克、硒20.24微克、胡罗卜素2.3微克,还含有较多的核黄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总能量可达到20.71兆焦/公斤。
3、河蚌中的蛋白质,能够维持钾钠微量元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血压,对身体发育有帮助。能促进骨骼生长,修复身体组织器官,提供能量和活力。
4、河蚌中的钙物质,直接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调节激素分泌,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
5、河蚌,能够治疗烦热、消渴、雪崩、目赤、湿疹等疾病,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滋阴明目功效。因此适合阴虚内热人群、患有痔疮人群、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食用。
河蚌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
在生活中,大家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一些水产的,水产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非常多微量元素,对身体的需要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你有没有吃过河蚌做的菜呢?你对河蚌的营养价值有多少了解吗?本期健康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河蚌又叫河歪,河蛤蜊,鸟贝,河蚌的营养价值丰富,河蚌适宜阴虚内热之人食用,治妇女虚劳,血崩带下,河蚌的做法有河蚌炖肉,红烧河蚌,爆炒河蚌,河蚌炖豆腐,干墨鱼炖河蚌,野山椒河蚌炖猪脚,黑鱼炖河蚌,灵芝河蚌汤,河蚌豆腐汤。
蚌壳可提制珍珠层粉和珍珠核,珍珠层粉有人体所需要的15种氨基酸,与珍珠的成份和作用大致相同,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益阴、镇心安神、消炎生肌、止咳化痰、止痢消积等功效。河蚌适宜阴虚内热之人食用,诸如消渴,口干舌燥,目赤者;适宜妇女虚劳,血崩,带下,以及痔疮之人食用;适宜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红斑性狼疮者食用;适宜胆囊炎,胆石症,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癌症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宜小儿水痘者食用;适宜炎夏季节烦热口渴时食用;蚌肉性寒,对脾胃虚寒、腹泻便搪之人忌食。
河蚌的做法:
材料:蚌肉1500克,猪五花肉250克。
调料:绍酒20克,葱结1个,姜2片,精盐10克,味精1克,胡椒粉2克。
做法:
1、猪肉洗净,镊去毛,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的块。
2、蚌肉去泥肠,用刀柄将边上的硬从捶扁,洗净。
3、炒锅上火,放入蚌肉、葱结、姜片、绍酒和少许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上小火焖10分钟,再放入肉块同炖,旺火烧沸后,移小火炖约2小时至蚌肉、猪肉酥烂时,放入精盐、味精,起锅装入汤碗内即成。吃时撒入胡椒粉。
河蚌的吃法
1、河蚌肉取出并清洗干净,还要用刀背敲打一下河蚌。
2、接下来把河蚌肉放入锅中,放入生姜片,烧至上大汽,关火焖15分钟左右。
3、把焖好的河蚌取出进行烹制,煮河蚌的汤也可以加点配菜和调味的东西,味道一样很鲜美。
4、温馨提示:辣椒一定要多,并用少量的醋去腥。无论炒、烧还是炖,都要用大火来做。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