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文明古国,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5-23 01:20:28

两大文明古国,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特有的文明让国家的文化发展变得更加欣欣向荣。那么,这中印文化上,印度文化对中国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最主要的体现在哪一方面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印度文化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佛教。

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外来文化是所谓的“二西”(钱钟书《谈艺录?序》),即我们现在平常说的西方(古代称“泰西”)和印度(不是西印度,不是中国人想象中的印度,而是实实在在的印度,古籍里有时径直称为“西方”,有时以“西域”涵盖);而且,到目前为止,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来说,印度这个东方的西方较之欧美意义上的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更大,大得多。

梁启超先生曾将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归结为音乐、建筑、绘画、雕刻、戏曲、诗歌和小说、天文历算、医学、字母、著述体裁、教育方法、团体组织等十二个方面。

其实,不止这十二个方面,而且还有更加本质的影响,那就是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的影响。

从上层而言,佛教曾经上升为国家哲学,在某些年代的宫廷里国师乃高僧,甚至皇帝等最高统治者中亦不乏佛教徒;从基层而言,引车卖浆者流的脑瓜子里装的更多的是佛教的信仰和教义。知识分子虽然大都顶着“儒”的帽子,但很早以前,他们就致力于儒释道三教的合成工作。

陈寅恪先生谓:“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他举的例子是北周时卫元嵩撰写的《齐三教论》七卷。可见,“三教”一目最迟在北周已经明确出现,也有可能在北齐就有了。也就是说,在公元6世纪,佛教已经联合道家,与儒家分庭抗礼、鼎足而三了。又经过600年波澜壮阔甚至惊心动魄的斗争与融合,到12世纪周濂溪、程明道、朱熹等完成理学之体系,儒佛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那以后,儒家原教旨主义已经不存在,我们在接受儒学时,不可能避开佛学。

中国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是上海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是现在世界上最长的外海跨海大桥。这条连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的交通大动脉,全长约32公里。

其中跨海部分约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东海大桥从2002年6月26日开工建设,于2005年5月25日全线贯通。东海大桥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的奇迹,成为中国桥梁科技飞跃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中国的详细地理面积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疆域东西跨越62度、五个时区,约5200公里,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中国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各类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

查看更多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范文来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http://m.fanwenlai.com/fwbaike-224654782/
网友关注经验
精品推荐
热门经验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