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历史简单些
1、汉字,是用于书写汉语普通话及方言的文字 ,也可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韩语等语言,是中国的唯一官方文字,也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之一,目前确切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的甲骨文;
2、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由汉族发明并改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国商朝甲骨文、玛雅文字)之一,亦是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3、汉字是世界历史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汉字发展至汉朝隶书时被取名为“汉字”,汉字的演变过程是:史前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籀文,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草书,行书。
关于汉字的字谜
1、字谜:皇帝新衣——袭。
2、字谜:一流水准 ——淮。
3、字谜:石达开 ——研。
4、字谜:拱猪入门——阂。
5、字谜:格外大方——回。
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
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9、字谜:床前明月光——旷。
10、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关于汉字的历史有哪些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从甲骨文至金文至小篆至隶书至楷书至行书至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
关于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1、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2、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
3、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汉字的介绍: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汉字的古诗
1、《七绝》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草书歌行》李白: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3、《上清宝鼎诗》李白: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