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三到[sāndào]⒈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
引证解释:
⒈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引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网络解释:
三到我国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倡导三到读书法,即“心到”、“眼到”、“口到”。在中国画术语中,“三到”即为“理到,气到,趣到”。
综合释义:
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到[sāndào]读书时的眼到、口到、心到。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第四》:「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汉语大词典:
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国语辞典:
读书时的眼到、口到、心到。三到[sāndào]⒈读书时的眼到、口到、心到。引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第四》:「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辞典修订版:
读书时的眼到、口到、心到。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第四》:「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其他释义:
1.谓读书时必须心到﹑眼到﹑口到,才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