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套团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买套团-简介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个沉重的节日前夕,中国网民发现了一个怪异的网站——“买套团”,其宗旨着实雷人:“买套团每天只做一件事情:专业团购安全套。”网站主人认为,中国人羞于去超市和药店买套,网购有利于推广使用安全套。

  买套团-现状

  一周仅卖出4盒

  

  惊现怪异团购网:每天只做一件事 专业团购安全套

  买套团这个网站的主人名叫周克成,在搜狐网担任评论员。他介绍,网站是他一周前开办的团购网站。

  一般而言,团购网站的每次团购,都必须事先凑够一定数量的参与人数,否则就难以造就价格方面的“批量”优势。但买套团的单次参团人数却只要求10人。

  即便门槛如此之低,周克成经营情况仍比较萧条,一周下来,他只做成了2笔买卖,卖出了2盒安全套。

  一个网站只卖安全套,能有活路吗?——不少网友质疑。针对经营上的窘境,周克成在微博上大吐苦水。周克成事先向品牌经销商批发了100多盒安全套,在操作手法上与典型的团购网有着巨大的差别。

  虽然比起药店和超市有价格优势,但如今有100多盒安全套压在家里暂时卖不出去,周克成很是为难。

  买套团-初衷

  中国人羞涩买套

  事实上,周克成办买套团有个重要的初衷,那就是结合中国人的普遍观念,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热衷于经济学研究的他说:“曾经有个机构作过统计,中国人在超市购买安全套的平均时间只有11秒:看准、上手、给钱、走人。到药店、超市买安全套,对很大中国人来说都是件害羞的事情。

  周克成认为网购能够解决中国消费者的“面子”问题:“在网上购买安全套,付款的时候不需要和销售者见面,收货的时候别人也不知道他买的是什么东西——就是寄到他的工作单位去也无所谓。”

字义分解

读音:mǎi

[mǎi]

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买卖。买办(a.中国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b.鸦片战争后指外国商人在中国市场上推销商品的代理人)。买名。买好。买笑(旧指到妓院寻欢作乐)。买主。买方。买春(买酒,唐代酒名多带“春”字) ◎ 招致:买祸。 ◎ 姓。

读音:tào

[tào]

罩在外面的东西:褥套。手套。外套。 ◎ 加罩:套裤。套袖。 ◎ 重叠的:套版。套耕。套种(zhòng )。 ◎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被套。 ◎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一套制服。套路。套数。套曲。配套。 ◎ 模拟,照做:套用。套语。生搬硬套。 ◎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牲口套。圈套(喻陷害人的布置)。 ◎ 栓系:套车。 ◎ 用谎骗取:套取。套购。套汇。 ◎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大多用于地名):河套。连环套。

读音:tuán

[tuán]

圆形:团扇。团脐。 ◎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团。饭团。 ◎ 把东西揉成球形:团煤球。 ◎ 会合在一起:团聚。团圆。 ◎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团体。团伙。集团。 ◎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 ◎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团练。团丁。 ◎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团槽。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