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献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基础解释: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引证解释:
⒈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引《仪礼·士虞礼》:“主妇洗足爵于房中,酌亚献尸。”《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衡山先请主祭的博士虞老先生,亚献的徵君庄老先生;请到三献的,众人推让。”
网络解释:
亚献亚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àxiàn,指古代祭祀时第二次献酒。
综合释义: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仪礼·士虞礼》:“主妇洗足爵于房中,酌亚献尸。”《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衡山先请主祭的博士虞老先生,亚献的徵君庄老先生;请到三献的,众人推让。”亚献[yàxiàn]古代祭祀时必须献酒三次,第二次献爵即称为「亚献」。《续汉书志.卷二四.百官志一》:「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大祭,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徵君,终献的马二先生,共三位。」
汉语大词典: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仪礼·士虞礼》:“主妇洗足爵于房中,酌亚献尸。”《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衡山先请主祭的博士虞老先生,亚献的徵君庄老先生;请到三献的,众人推让。”
国语辞典:
古代祭祀时必须献酒三次,第二次献爵即称为「亚献」。
辞典修订版:
古代祭祀时必须献酒三次,第二次献爵即称为「亚献」。《续汉书志.卷二四.百官志一》:「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大祭,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徵君,终献的马二先生,共三位。」
其他释义:
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