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知识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人类的知识》是罗素最后一部专门哲学著作。罗素的后期哲学思想在本书中得到最系统的阐述。他想把本书写成自己哲学见解的最后总结。罗素传记作者伍德(Alan Wood)说过,这是罗素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
既然经验不足以构成科学知识,那么科学在经验之外到底还需要什么必要的东西?罗秦的答案就是本书最后列举的五个“公设”。其中第一个公设即“准永久性公设”是为了代替传统的“实体”观念而设立的。看来罗素再也不能随便使用他所喜欢的奥康剃刀了。罗素在他的后期哲学中仍然是一个中立一元论者,认为世界的构成要素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关于它们我们充其量只知道通过因果律推论出的结构。
为什么我们要承认《人类的知识》所列举的五个公设?罗秦提出三项理由:(1)如果不承认它们,我们就会走向唯我论;(2)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能相信科学的一般真理;(3)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公设所抱的信念是错误的,人类就不会生存下来。他并不主张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些假定为真。他的论点现在变得跟康德的立场一样,即如果我们打算承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承认的那些关于未经验到的事件的推论,我们就必须承认这些假定。另外,他认为物体只是知觉的外界原因,是经过推论才被我们认识到的,因此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物体的固有性质。这一点又和康德的说法相近。

字义分解

读音:rén

[rén]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读音:lèi

[lèi]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类。类群。类别。类书。分类。人类。 ◎ 相似,好像:类似。类同。

读音:de,dí,dì

[de,dí,dì]

真实,实在:的确。的当(dàng )。的情。的真。的证。● 的 de  ㄉㄜ ◎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的。 ◎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的。 ◎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的衣服。 ◎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的。 ◎ 副词尾,同“地2”。

读音:zhī

[zhī]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 使知道:通知。知照。 ◎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读音:shí,zhì

[shí,zhì]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