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伊谷"。 2.伊水与瀔水。均在河南省境。
⒈亦作“伊穀”。伊水与瀔水。均在河南省境。引《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伊瀔絶津济,臺馆无尺椽。”李善注:“伊瀔,二水名。”瀔,一本作“穀”。《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戎州昔乱华,素景沦伊穀。”李善注引《汉书》:“穀水出穀阳台,东北入洛水。”
亦作“伊谷”。伊水与瀔水。均在河南省境。《文选·颜延之〈北使洛〉诗》:“伊瀔绝津济,台馆无尺椽。”李善注:“伊瀔,二水名。”瀔,一本作“谷”。《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戎州昔乱华,素景沦伊谷。”李善注引《汉书》:“谷水出谷阳台,东北入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