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属

更新时间:2025-05-28
liáo shǔ
僚属的解释

旧时指下属的官吏。

词语解释:
僚属liáoshǔ。(1)指贵族或大官的随员或职员。僚属[liáoshǔ]⒈指贵族或大官的随员或职员。例日与宾客僚属痛饮,未尝醒。——《新唐书·崔咸传》英entourage;staff;officialssubordinatetosb.inauthority;
基础解释:
(名)旧时称下属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属官;属吏。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於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钱思公﹞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清昭槤《啸亭杂录·禁抑宗藩》:“国初入关时,诸王多著劳绩,故酬庸锡类之典,甚为优厚,下五旗人员,皆为王等僚属,任其差遣。”
网络解释:
僚属僚属,是汉语词汇,出自《新唐书·崔咸传》,指贵族或大官的随员或职员。
综合释义:
属官;属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於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钱思公﹞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清昭槤《啸亭杂录·禁抑宗藩》:“国初入关时,诸王多著劳绩,故酬庸锡类之典,甚为优厚,下五旗人员,皆为王等僚属,任其差遣。”
汉语大词典:
属官;属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钱思公﹞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清昭梿《啸亭杂录·禁抑宗藩》:“国初入关时,诸王多著劳绩,故酬庸锡类之典,甚为优厚,下五旗人员,皆为王等僚属,任其差遣。”
国语辞典:
同僚或部属。僚属[liáoshǔ]⒈同僚或部属。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顾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
辞典修订版:
同僚或部属。《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顾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
其他解释:
属官也。《后汉书·袁绍传》:「绍以包白事,示军府僚属,议者以包妖妄,宜诛。」;《宋史·仁宗纪》:「须与僚属参议,公事毋专决。」
英语:
subaltern,
其他释义:
旧时指下属的官吏。
僚属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iáo

[liáo]

官:官僚。 ◎ 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僚属(下属的官吏)。僚友。僚佐。幕僚。 ◎ 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

读音:shǔ,zhǔ

[shǔ,zhǔ]

同一家族的:亲属。眷属。烈属。 ◎ 类别:金属。吾属。 ◎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属于。属下。属地。归属。直属。附属。隶属。 ◎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 系,是:属实。纯属谣言。 ◎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属相。

僚属造句 更多
1、因不属县治,镇上未设官衙僚属,能代表朝廷的只有一个课税司,专职征收那聊胜于无的三十税一的商税,一个驿站,还有一个百户所。 2、换言之,军政需要建立军府、配备僚属来实施;诸如市租输纳飨士和军功爵赏等等军政行为,需要将帅幕下的军吏来运作。
1、脱脱遂将中书省内属员,一一稽考,查得参政孔思立等,俱由太平荐拔,竟不问贤否,坐罪黜退,改用乌古孙良桢、龚伯遂、汝中柏等为僚属。2、元和元年登进士第,为皇太子僚属。3、待到袁术欲称帝,其僚属“众莫敢对”,以消极的态度表明反对的立场,主簿阎象更直接言明“汉室虽微,未至殷纣之敝”,进行劝阻。4、在第一...
1、又使其下僚属启云:天光密有异图,愿思胜算以防之。2、他向我提出忠告,必须设法做到使僚属忠贞不二.3、这些僚属形似人躯,头却五花八门.4、他们都生长于湖南的资江之泮,既有深厚的友谊,又以幕主和僚属的关系长期共事。5、回到高密后,孔融待之甚厚,告诉手下僚属称之为郑君,不得直呼其名。6、这些僚属形似人...
1、王钟翰师曾经指出,台湾郑氏在兵临城下之际,被迫出降,后郑氏家口及僚属相继入京,俱收编于内务府三旗户下。2、翰就馆,以笔纸置于案,谓僚属曰:入其境,其政可知,愿荐使君美於朝,毋久留。3、翰就馆,以笔纸置于案,谓僚属曰:入其境,其政可知,愿荐使君美於朝,毋久留。4、且在官言官,日前分为僚属,今日是河...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