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口的解释
词语解释:
道路分岔的地方。岔路口[chàlùkǒu]⒈道路分岔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道路分岔的地方。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次早,打发了店钱,直送郭孝子到二十里路外岔路口,彼此洒泪分别。”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他们上了岸,还是一路谈笑着,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岔路口。”
网络解释:
岔路口下寺坊村位于礼陂境中南,南界宜黄县。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6公里,崇宜公路横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下辖下寺坊村委会,下寺坊村、塘下、付坊、富坊,葫芦坑,张家岭、上寺坊,孤岭下,岔路口,坊牌,河路上,老区,卢坊,澳香,涂坊,舍办哩,操絮、下斜等17个小组村委会和1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1607人,农户2572户。区域面积9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31亩。
汉语大词典:
道路分岔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次早,打发了店钱,直送郭孝子到二十里路外岔路口,彼此洒泪分别。”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他们上了岸,还是一路谈笑着,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岔路口。”
英语:
fork in the road,fork road,a fork in the road,a junction of three roads,
其他释义:
1.道路分岔的地方。
字义分解
读音:chà
[chà]
山脉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岔道。岔子。大沟小岔。
◎ 转移话题,未按原来的方向行进而偏到一边:打岔。走岔了。
◎ 互相让开或调换: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岔开。
◎ 方言,嗓音失常:岔调(diào )。
读音:lù
[lù]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 种类:一路货色。
◎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 车:筚路。乘路。
◎ 姓。
读音:kǒu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 破裂的地方: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