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张fd36、朱熹曾在此讲学,传播理学,学生达千人。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年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成立湖南大学。1984年设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岳麓书院[yuèlùshūyuàn]⒈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
⒈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
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亦作“岳”。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
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
位于湖南省长沙县西岳麓山下,宋开宝中潭州守朱洞建,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清康熙时重建。岳麓书院[yuèlùshūyuàn]⒈位于湖南省长沙县西岳麓山下,宋开宝中潭州守朱洞建,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清康熙时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