帨缡

更新时间:2025-05-23
shuì lí
帨缡的解释

1.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后遂以"帨缡"并称作为嫁妆的代称。

词语解释:
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后遂以'帨缡'并称作为嫁妆的代称。
基础解释:
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后遂以/'帨缡/'并称作为嫁妆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引《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后遂以“帨縭”并称作为嫁妆的代称。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縭。”
网络解释:
帨缡帨缡(帨缡)
综合释义:
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后遂以“帨縭”并称作为嫁妆的代称。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縭。”帨缡[shuìlí]佩巾,为旧时女子出嫁时的用物。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汉语大词典:
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后遂以“帨缡”并称作为嫁妆的代称。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国语辞典:
佩巾,为旧时女子出嫁时的用物。
辞典修订版:
佩巾,为旧时女子出嫁时的用物。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其他释义:
1.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后遂以'帨缡'并称作为嫁妆的代称。
帨缡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uì

[shuì]

佩巾:“无感(撼)我帨兮。” ◎ 用巾擦手:“皇帝帨手取觯。” ◎ 蒙,覆盖。

读音:lí

[lí]

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结缡。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