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苔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植物形态】条浒苔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高可达40厘米左右;多细长分枝,一般分枝2~3回,有时分枝毛状或较宽。藻体自基部到顶端细胞排列成纵列。体厚26~70微米。多生于中潮带、内湾泥底,潮间带的洼地水沼中生长更繁盛。分布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及台湾、广东沿岸。

  干苔在民间亦作食用,品种很多,常数种混杂一起。除上述条浒苔外,尚有育枝浒苔(我国沿海各地皆有分布)、扁浒苔(常见于黄海、渤海沿岸,台湾亦产)、肠浒苔(遍布我国南北沿海)等。

详细解释



   【干苔的功效介绍】: 干苔 (《食疗本草》)

  【别名】海苔菜(《本草汇言》),苔菜(姚可成《食物本草》)。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干苔,海苔也,彼人干之为脯。苏恭以此为水苔者不同,水苔不甚咸。

  【来源】为石莼科植物条浒苔的藻体。

  【植物形态】条浒苔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高可达40厘米左右;多细长分枝,一般分枝2~3回,有时分枝毛状或较宽。藻体自基部到顶端细胞排列成纵列。体厚26~70微米。多生于中潮带、内湾泥底,潮间带的洼地水沼中生长更繁盛。分布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及台湾、广东沿岸。

  干苔在民间亦作食用,品种很多,常数种混杂一起。除上述条浒苔外,尚有育枝浒苔(我国沿海各地皆有分布)、扁浒苔(常见于黄海、渤海沿岸,台湾亦产)、肠浒苔(遍布我国南北沿海)等。

  【采集】冬、春间采取。

  【性味】咸,寒。

  ①《嘉祐本草》:咸,寒。

  ②《本草汇言》:咸,微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干苔的功效】软坚,消结,化痰。

  治瘿瘤、瘰疬,烦热鼻衄。

  ①陶弘景:治瘿瘤结气。

  ②孟诜:治痔,杀虫。

  霍乱呕吐不止,煮汁服。

  ③《本草拾遗》:心腹烦闷者,(干苔)冷水研如泥,饮之。

  ④《日用本草》:消茶积。

  ⑤《纲目》:烧末吹鼻止衄血;汤浸捣敷手背肿痛。

  ⑥《随息居饮食谱》:清胆,消瘰疬、瘿瘤,泄胀,化痰,治水土不服。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外用:捣敷。

  【宜忌】①孟诜:苔脯食多,发疮疥,令人痿黄少血色。

  ②《日用本草》:有咳嗽人不可食。

字义分解

读音:gàn,gān

[gàn,gān]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 个数:若干。 ◎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读音:tái,tāi

[tái,tāi]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