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外大街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广安门外大街 - 简介

  广安门外大街位于宣武区西北部。东起广安门立交桥,西至马连道北路。因位于广安门外得名。

  广安门俗称彰义门、彰仪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建外城时,其西侧正门为广宁门。清时为避道光皇帝旻宁名字改为广安门。民国二十年(1931)拆掉瓮城,1954年拆城楼,七八十年代拆完城墙。大街所批范围发生着变化。1949年广外大街指广安门至甘石桥一段。1965年指今天的范围。此街辽代称檀州街。金代称彰义门大街,明代称广宁门大街。清代后期称广安门外大街。1993年大街加宽,由原来宽十四米拓到七十米。又建铁路箱涵、手帕口桥、两座人行过街桥。1993年5月24日正式通车。此街原为土路。清雍正九年(1731)特修建石道,是南城惟一的石道。“乾隆丁丑十月勒所司重修石道以利行者,至庚辰七月乃竣。”共修三年。民国时冯玉祥进京,在石道上加土修路。日伪时期修成混凝土路面。解放后成为沥青和水泥路面。1993年大街加宽后直通京石公路。此街东段北侧有马神庙。八十五号为山西平水义园。其前有三个院子,后为义园。后院有水泥石柱灯。上面书“广安汛”三字。往西有三晋庙,为山西省沁州、兴县、汾阳等处人士为迎送山西客人落脚地方。往西二面六十一号为三藐庵旧址,林则徐住过。庵内三百年古槐仍根深叶茂。再西二百七十五号为普济堂遗址,系清代早年抚恤孤老贫民的单位。有康熙、雍正、乾隆碑刻。附近的甘石桥相传有三条大石大雨从未淹过,故得甘石桥称呼。再西原为北京特殊钢公司南区,后合并为首钢。再西临近西客站。广安门外大街南侧,东起原白菜湾一巷北口外大槐树中有庙,为北京最小的庙宇,但香火很盛。往西为南马神庙,再西为达官营,再西有莲花河。往西有三义庵,建于清康熙年间(1677),后为三义村,现为三义里。

  公交车站

  广安门外大街公交车站有:617路上行(玉泉路口南-广安门),620路下行(张仪村总站-广安门) ,还有6、57、822、715、414、特5、410、620等多路公交车。

字义分解

读音:ān,guǎng

[ān,guǎng]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 ◎ 多:大庭广众。 ◎ 扩大,扩充:推广。广开言路。

读音:ān

[ān]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 姓。

读音:mén

[mén]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 量词:一门大炮。 ◎ 姓。

读音:wài

[wài]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关系疏远的:外人。 ◎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

读音:dà,dài

[dà,dài]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读音:jiē

[jiē]

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地方:街道。街市。街巷。街坊。 ◎ 方言,集市:赶街。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