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史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二十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叹道:‘现在的世界,不能死守着中国的古籍做榜样的了!你不过看了《廿四史》上,五胡大闹时,他们到了中国,都变成中国样子,归了中国教化。’”详“二十四史”。廿四史[niànsìshǐ]⒈即二十四史。
引证解释:
⒈即二十四史。详“二十四史”。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叹道:‘现在的世界,不能死守着中国的古籍做榜样的了!你不过看了《廿四史》上,五胡大闹时,他们到了中国,都变成中国样子,归了中国教化。’”
网络解释:
廿四史廿四史
汉语大词典:
即二十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叹道:‘现在的世界,不能死守着中国的古籍做榜样的了!你不过看了《廿四史》上,五胡大闹时,他们到了中国,都变成中国样子,归了中国教化。’”详“二十四史”。《汉语大词典》:二十四史 拼音:èrshísìshǐ指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明有二十一史之目,清乾隆四年又增《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总计三千二百四十三卷。各史名称、卷数及作者(或领衔人)如下:1.《史记》130卷,汉司马迁著。(2).《汉书》100卷,汉班固著。(3).《后汉书》120卷,南朝宋范晔著。(4).《三国志》65卷,晋陈寿著。(5).《晋书》130卷,唐房玄龄著。(6).《宋书》100卷,南朝梁沈约著。(7).《南齐书》59卷,南朝梁萧子显著。(8).《梁书》56卷,唐姚思廉著。(9).《陈书》36卷,唐姚思廉著。(10).《魏书》114卷,北齐魏收著。(11).《北齐书》50卷,唐李百药著。(12).《周书》50卷,唐令狐德棻著。(13).《隋书》85卷,唐魏徵著。(14).《南史》80卷,唐李延寿著。(15).《北史》100卷,唐李延寿著。(16).《旧唐书》200卷,五代后晋刘煦著。(17).《新唐书》225卷,宋欧阳修著。(18).《旧五代史》150卷,宋薛居正著。(19).《新五代史》74卷,宋欧阳修著。20.《宋史》496卷,元托克托著。21.《辽史》116卷,元托克托著。22.《金史》135卷,元托克托著。23.《元史》210卷,明宋濂著。24.《明史》332卷,清张廷玉著。
其他释义:
1.即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