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幼扶老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同'扶老携幼'。
基础解释:
同/'扶老携幼/',扶:搀扶。携:带着,拉着。搀着老人,牵着小孩子。形容很多人成群结队而行。也作“携老扶幼”。
引证解释:
⒈同“扶老携幼”。引《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
综合释义: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携幼扶老[xiéyòufúlǎo]形容民众群聚结队而行。《淮南子.诠言》:「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也作「扶老携幼」。
汉语大词典:
同“扶老携幼”。《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
国语辞典:
形容民众群聚结队而行。《淮南子.诠言》:「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也作「扶老携幼」。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民众群聚结队而行。淮南子˙诠言: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亦作扶老携幼。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其他释义: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字义分解
读音:xié
[xié]
带:携手。携带。扶老携幼。
◎ 离,叛离:携离。携贰。
读音:yòu
[yòu]
年纪小,初出生的:幼儿。幼虫。幼苗。幼年。
◎ 小孩儿:幼教(jiào )。幼师。扶老携幼。
◎ 对儿童爱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读音:fú
[fú]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扶。扶正。扶老携幼。
◎ 帮助,援助:扶养。扶植。扶危济困。
◎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发扶手。
◎ 姓。
读音:lǎo
[lǎo]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
◎ 晚年:老年。老境。
◎ 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总是,经常:老是生病。
◎ 原来的:老地方。
◎ 与“嫩”相对:黄瓜长老了。
◎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老大。老鹰。老倭瓜。
◎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