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钺

更新时间:2025-05-23
máo yuè
旄钺的解释

1.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蔡沈集传:"钺﹐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

词语解释:
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蔡沉集传:“鉞,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旧唐书·王珂传》:“天子以珂为河中节度,授以旄鉞。”宋苏轼《上皇帝书》:“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鉞。”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君家门阀高,哲兄拥旄鉞。”旄钺[máoyuè]⒈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蔡沈集传:“钺,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
引证解释:
⒈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引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蔡沉集传:“鉞,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旧唐书·王珂传》:“天子以珂为河中节度,授以旄鉞。”宋苏轼《上皇帝书》:“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鉞。”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君家门阀高,哲兄拥旄鉞。”
网络解释:
旄钺旄钺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máoyuè,意思是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
网友释义:
旄钺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
汉语大词典:
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蔡沉集传:“钺,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旧唐书·王珂传》:“天子以珂为河中节度,授以旄钺。”宋苏轼《上皇帝书》:“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钺。”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君家门阀高,哲兄拥旄钺。”
国语辞典:
旄与钺。为将帅领统权柄的代表。旄钺[máoyuè]⒈旄与钺。为将帅领统权柄的代表。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
辞典修订版:
旄与钺。为将帅领统权柄的代表。《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
其他释义:
1.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蔡沈集传:'钺﹐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
旄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áo,mào

[máo,mào]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读音:yuè

[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 古星名。

旄钺造句 更多
1、牌楼上雕刻有石瓦,猴娃、狮娃、八仙、龙凤、鹿、花草、云纹等图案,朝南旌表石匾刻“分陕元臣”,背面“勋旌旄钺”八个大字,石匾现已遗失。2、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3、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