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欘

更新时间:2025-05-24
kē zhú
柯欘的解释

1.见"柯舒"。

词语解释:
亦称“柯?”。柯欘(柯?)[kēzhú]⒈见“柯舒”。
基础解释:
见“柯舒”。古代的一种兵器。
引证解释:
⒈见“柯舒”。
汉语大词典:
见“柯舒”。《汉语大词典》:柯舒  拼音:kēshū亦称“柯欘”。古代的一种兵器。清方以智《通雅·器用》:“柯欘转为柯舒,又为哥舒。王伯厚曰:‘白干鎗,槊也。柯舒,黑漆棒也。’……《宋志》有白椅枪五十,哥舒棒十,即柯舒也。”
其他释义:
1.见'柯舒'。
柯欘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ē

[kē]

斧子的柄:斧柯。 ◎ 草木的枝茎:交柯错叶。 ◎ 姓。

读音:zhú

[zhú]

古代锄头一类的农具:“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 ◎ 斧、锄等自然弯曲的把:“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谓之欘。” ◎ 树木弯曲的地方:“(盐长之国)有木,……百仞无枝,有九欘。”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