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牋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亦称“ 浣溪牋 ”。笺纸名。 唐 薛涛 命匠人取 浣花溪 水造纸,为深红彩笺,名“薛涛牋”。又名“浣花牋”。 唐 李商隐 《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鉤。” 唐 郑谷 《郊野》诗:“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牋?”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翌日, 宋 以浣溪牋、 李廷珪 墨、 诸葛氏 笔遗之。”参阅 元 费著 《蜀笺谱》。

字义分解

读音:huàn

[huàn]

洗:浣衣。浣纱。浣雪。浣濯。 ◎ 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中、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读音:huā

[huā]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 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 ◎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 ◎ 用花装饰的:花圈(quān )。花篮。花灯。花车。 ◎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 ◎ 指“痘”: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 ◎ 混杂的,不单纯的:花

读音:jiān

[jiān]

同“笺”。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