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的解释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词语解释: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1)大海干涸,岩石成土。喻指经历极长久的时间,也指永久不变,多用作誓词。
基础解释:
形容经历的时间久远。多用来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引证解释:
⒈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历时长久,万物已变。多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引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永刼同灰,无忘旦旦。”廖仲恺《黄金缕》词:“覆雨翻云凭记省,海枯石烂惟君賸。”
综合释义: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汝要说我降,除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网友释义:
干涸。烂:腐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汉语大词典:
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历时长久,万物已变。多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永劫同灰,无忘旦旦。”廖仲恺《黄金缕》词:“覆雨翻云凭记省,海枯石烂惟君剩。”
国语辞典:
海水枯干,石头风化粉碎。形容经历时间长久。后多用以表示意志坚定,永久不变的盟誓之词。《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也作「石烂海枯」。
辞典修订版:
海水枯乾,石头风化粉碎。形容经历时间长久。后多用以表示意志坚定,永久不变的盟誓之词。《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也作「石烂海枯」。
辞典简编版:
海水枯乾,石头风化粉碎。比喻历时极其长久,变化极大。后多用以比喻意志坚定,永久不变的誓言。 【造句】这对夫妻共同走过艰辛岁月,感情更为牢固,就算海枯石烂,也矢志不渝。
成语词典版:
01.金.元好问〈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词:「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02.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03.元.贯云石〈红绣鞋.东村醉西村依旧〉曲:「东村醉西村依旧。今日醒来日扶头,直吃得海枯石烂恁时休。」04.《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05.《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觉得这事作得海枯石烂,云净天空,何等乾净解脱,胸中十分痛快。」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金·元好问《遗山文集·卷六·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法语:
immuable、invariable、constant
其他释义: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字义分解
读音:hǎi
[hǎi]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 姓。
读音:kū
[kū]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读音:dàn,shí
[dàn,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 指石刻:金石。
◎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读音:làn
[làn]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
◎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
◎ 东西腐坏:腐烂。
◎ 灼伤:焦头烂额。
◎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 破碎:破烂。烂纸。
◎ 头绪杂乱:烂摊子。
◎ 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