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疐

更新时间:2025-05-24
zhì zhì
滞疐的解释

1.谓阻碍不通。

词语解释:
⒈ 谓阻碍不通。滞疐[zhìdì]⒈谓阻碍不通。
基础解释:
谓阻碍不通。
引证解释:
⒈ 谓阻碍不通。引:宋梅尧臣《送史供奉汴口都大》诗:“积淫或暴涨,旱暵或滞疐。”⒈谓阻碍不通。引宋梅尧臣《送史供奉汴口都大》诗:“积淫或暴涨,旱暵或滞疐。”
综合释义:
谓阻碍不通。宋梅尧臣《送史供奉汴口都大》诗:“积淫或暴涨,旱暵或滞疐。”滞疐[zhìdì]谓阻碍不通。宋·梅尧臣《送史供奉汴口都大》诗:“积淫或暴涨,旱暵或滞疐。”
网友释义:
滞疐,汉语词汇,读音为zhìdì,意思为阻碍不通。出自于《送史供奉汴口都大》。
汉语大词典:
谓阻碍不通。宋梅尧臣《送史供奉汴口都大》诗:“积淫或暴涨,旱暵或滞疐。”
其他释义:
1.谓阻碍不通。
滞疐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ì

[zhì]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 遗落:“此有滞穗”。

读音:zhì

[zhì]

古同“踬”:“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