澍雨

更新时间:2025-05-23
shù yǔ
澍雨的解释

1.大雨;暴雨。 2.时雨。 3.比喻恩泽。

词语解释:
1.大雨;暴雨。2.时雨。3.比喻恩泽。澍雨[shùyǔ]⒈大雨;暴雨。⒉时雨。⒊比喻恩泽。
基础解释:
1.大雨;暴雨。2.时雨。3.比喻恩泽。
引证解释:
⒈大雨;暴雨。引《尚书大传》卷四:“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郑玄注:“暴雨也。”《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三月,京师旱,至五月朔,太后幸洛阳寺……行未还宫,澍雨大降。”《宋书·范泰传》:“﹝范泰﹞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汉东海枉杀孝妇,亢旱三年,及祭其墓,澍雨立降,岁以有年。”⒉时雨。引宋王禹偁《谢降御札表》:“若岁大旱,多慙傅説之才,谓天盖高,必听汤王之祷,未蒙册免,尤愧搢绅,而又诲以政刑,敢不勤於夙夜,少助忧心之意,庶成澍雨之期。”⒊比喻恩泽。引《清史稿·高宗纪一》:“以御门听政,澍雨优渥,赐执事诸臣纱疋有差。”
网络解释:
澍雨澍雨,汉语词汇。
释义:
1、大雨;暴雨。2.时雨。3.比喻恩泽。
综合释义:
大雨;暴雨。《尚书大传》卷四:“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郑玄注:“暴雨也。”《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三月,京师旱,至五月朔,太后幸洛阳寺……行未还宫,澍雨大降。”《宋书·范泰传》:“﹝范泰﹞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汉东海枉杀孝妇,亢旱三年,及祭其墓,澍雨立降,岁以有年。”时雨。宋王禹偁《谢降御札表》:“若岁大旱,多慙傅説之才,谓天盖高,必听汤王之祷,未蒙册免,尤愧搢绅,而又诲以政刑,敢不勤於夙夜,少助忧心之意,庶成澍雨之期。”比喻恩泽。《清史稿·高宗纪一》:“以御门听政,澍雨优渥,赐执事诸臣纱疋有差。”
汉语大词典:
(1).大雨;暴雨。《尚书大传》卷四:“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郑玄注:“暴雨也。”《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三月,京师旱,至五月朔,太后幸洛阳寺……行未还宫,澍雨大降。”《宋书·范泰传》:“﹝范泰﹞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汉东海枉杀孝妇,亢旱三年,及祭其墓,澍雨立降,岁以有年。”(2).时雨。宋王禹偁《谢降御札表》:“若岁大旱,多惭傅说之才,谓天盖高,必听汤王之祷,未蒙册免,尤愧搢绅,而又诲以政刑,敢不勤于夙夜,少助忧心之意,庶成澍雨之期。”(3).比喻恩泽。《清史稿·高宗纪一》:“以御门听政,澍雨优渥,赐执事诸臣纱疋有差。”
其他释义:
1.大雨;暴雨。2.时雨。3.比喻恩泽。
澍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ù

[shù]

及时的雨:澍雨。“长吏各洁斋祷请,冀蒙嘉澍”。

读音:yù,yǔ

[yù,yǔ]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澍雨造句 更多
1、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须臾澍雨,一郡沾润。2、文明葆春光,令政布仁风,义施澍雨,打造出,人月同圆,民安国泰逍遥境;和平深底蕴,凭邦通信使,烟息烽台,迎将来,芝兰并美,海晏河清瑞丽天。3、周嘉传是夏旱,嘉收葬客死骸骨,应时澍雨,岁乃丰稔,则水不为灾也。4、文明葆春光,令政布仁风,义施澍雨,打造出...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