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纳函

更新时间:2025-05-24
xiàn nà hán
献纳函的解释

1.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

词语解释:
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献纳函[xiànnàhán]⒈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
引证解释:
⒈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引《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主以张业、王处回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
网络解释:
献纳函献纳函,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nnàhán,指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
综合释义:
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主以张业、王处回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
汉语大词典:
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主以张业、王处回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匦函,后改为献纳函。”
其他释义:
1.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
献纳函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iàn

[xiàn]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读音:nà

[n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 享受:纳福。纳凉。 ◎ 缴付:纳税。 ◎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 姓。

读音:hán

[hán]

匣,盒子:石函。剑函。 ◎ 套子,引申为量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 ◎ 信件:函件。公函。来函。 ◎ 包含,容纳:函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函珠。 ◎ 铠甲:函人(制甲的人)。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