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

更新时间:2025-05-23
yù xǐ
玉玺的解释

1.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名。"

词语解释:
玉玺yùxǐ。(1)专指皇帝的玉印。玉玺[yùxǐ]⒈专指皇帝的玉印。英imperialjadeseal;
基础解释:
(名)古代皇帝的玉印。
引证解释:
⒈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引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璽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璽,又独以玉,羣臣莫敢用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徐令《玉璽记》:‘玉璽者,传国宝也。秦始皇取蓝田玉,刻而为之。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璽上隐起蟠龙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方四寸,纽五龙盘。’”
网络解释:
玉玺(皇帝的印章)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至高权力的象征,始于秦始皇。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
综合释义:
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璽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璽,又独以玉,羣臣莫敢用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徐令《玉璽记》:‘玉璽者,传国宝也。秦始皇取蓝田玉,刻而为之。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璽上隐起蟠龙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方四寸,纽五龙盘。’”
汉语大词典:
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徐令《玉玺记》:‘玉玺者,传国宝也。秦始皇取蓝田玉,刻而为之。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玺上隐起蟠龙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方四寸,纽五龙盘。’”
国语辞典:
君主的印信,用美玉刻成。玉玺[yùxǐ]⒈君主的印信,用美玉刻成。引唐·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三国演义·第六回》:「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近王印
辞典修订版:
君主的印信,用美玉刻成。唐.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三国演义.第六回》:「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辞典简编版:
君主的印信。用美玉刻成。 【造句】故宫博物院展出许多古代皇帝的玉玺,令人大开眼界。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
英语:
imperial jade seal,imperial seal,
其他释义:
1.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名。'
玉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ù

[y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姓。

读音:xǐ

[xǐ]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玺。掌玺大臣。玺书。玺节(印章)。玺绶。

玉玺造句 更多
1、于是大流士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2、王莽篡汉,逼太后交出玉玺,但太后把玉玺往地上一摔,摔坏了一角,王莽便用金子补上。3、,命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雕琢成为皇帝玺作为传国玉玺,并由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4、针对阿富汗重建,孙玉玺表示,中国与美国在阿富汗创造了合作的典范...
1、玺,是古代皇帝专用之物,玉玺更是名贵所在,非常人所能持有,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身份和地位,现已被作为装饰使用。2、中国驻波兰大使孙玉玺就此在接受本台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重视同波兰发展双边关系,重视波兰在欧盟的地位和作用。3、据路透社7月21日报道,中国首任阿富汗事务特使孙玉玺21日说,中国不...
1、9于是大流士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2、但6:9于是大利乌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3、9于是大利乌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4、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忽隐忽现,百年前为龙家所得,终成华夏皇族。5、术暗有称帝之心,乃回书推托不还玉玺,急聚弘、...
1、闻君有传国玉玺,千古文物,中华瑰宝,不胜心向往之。2、柳俊仔细打量着面前的物体,通体黑色,整个造型就像古时候的玉玺一样,只不过要比玉玺大许多,下面一个大大的方形,上面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龙。3、150件天坛文物珍品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展出,皇帝金交椅、乾隆玉玺等珍贵文物现身。4、对于玉玺的拍卖,欧洲保护...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