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侻

更新时间:2025-05-24
shū shū
疏侻的解释

1.同"疏脱"。 2.粗率;轻率。 3.放达﹐不受拘束。

词语解释:
1.同'疏脱'。2.粗率;轻率。3.放达﹐不受拘束。
基础解释:
同/'疏脱/'。粗率;轻率。3.放达﹐不受拘束。
引证解释:
⒈同“疏脱”。⒉粗率;轻率。引《新唐书·杨国忠传》:“国忠性疏侻捷给,硜硜处决枢务,自任不疑。”⒊放达,不受拘束。引《新唐书·李百药传》:“乃性疏侻,喜剧饮。”
网络解释:
疏侻疏侻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粗率;轻率。
汉语大词典:
同“疏脱”。(1).粗率;轻率。《新唐书·杨国忠传》:“国忠性疏侻捷给,硁硁处决枢务,自任不疑。”(2).放达,不受拘束。《新唐书·李百药传》:“乃性疏侻,喜剧饮。”
疏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ū

[shū]

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 分散:疏散。仗义疏财。 ◎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疏。疏远。 ◎ 不细密,忽略:疏忽。 ◎ 空虚:志大才疏。 ◎ 不熟悉:生疏。 ◎ 粗劣:疏食。疏粝。 ◎ 古同“蔬”,蔬菜。 ◎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 姓。

读音:tuì,tuō

[tuì,tuō]

简易。 ◎ 适当,应当。 ◎ 同“脱”。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