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族

更新时间:2025-05-29
mù zú
睦族的解释

1.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词语解释:
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基础解释:
和睦亲族。
引证解释:
⒈和睦亲族。引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唐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虽牵丝入仕,或因琐碎之文,而执简当朝,实由睦族而致。”《旧唐书·文宗纪下》:“宜开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迎武宗驾还帐词》:“一统山河调玉烛,尧舜至仁先睦族。”
网络解释:
睦族睦族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mùzú,意思是和睦亲族。
综合释义:
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唐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虽牵丝入仕,或因琐碎之文,而执简当朝,实由睦族而致。”《旧唐书·文宗纪下》:“宜开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迎武宗驾还帐词》:“一统山河调玉烛,尧舜至仁先睦族。”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汉语大词典:
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唐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虽牵丝入仕,或因琐碎之文,而执简当朝,实由睦族而致。”《旧唐书·文宗纪下》:“宜开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迎武宗驾还帐词》:“一统山河调玉烛,尧舜至仁先睦族。”
其他释义:
1.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睦族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ù

[mù]

和好,亲近:和睦。睦邻。兄弟不睦。 ◎ 姓。

读音:zú

[zú]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睦族造句 更多
1、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2、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3、从息县县城出发来到包信镇后楼村,穿过写有“感恩先祖、立德后代、敦亲睦族、凝心聚力、...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