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稗

更新时间:2025-05-23
bǐ bài
秕稗的解释

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 2.以喻有害之物。

词语解释:
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以喻有害之物。秕稗[bǐbài]⒈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⒉以喻有害之物。
引证解释:
⒈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引《左传·定公十年》:“饗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穀不成者。稗,草之似穀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⒉以喻有害之物。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飭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
网络解释:
秕稗秕稗,拼音bǐbài,解释秕子和稗子。
综合释义:
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饗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穀不成者。稗,草之似穀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以喻有害之物。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飭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秕稗[bǐbài]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汉语大词典:
(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杜预注:“秕,谷不成者。稗,草之似谷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2).以喻有害之物。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故另示通行饬查,总期除恶务尽,毋使萌芽滋长,存禾去莠,要令秕稗全无,所谓官清吏肃,一方百姓始克受福也。”
国语辞典:
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秕稗[bǐbài]⒈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引《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辞典修订版:
秕子和稗子。比喻粗秽、微薄的东西。《左传.定公十年》:「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其他释义:
1.秕子和稗子。比喻轻贱。2.以喻有害之物。
秕稗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ǐ

[bǐ]

子实不饱满:秕子(不饱满的子实)。秕糠(秕子和糠,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 坏,不良:秕政(不良的政治措施)。 ◎ 古同“纰”,纰谬。 ◎ 瘪

读音:bài

[bài]

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实可酿酒、做饲料。 ◎ 喻微小的,琐碎的: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市井传闻。后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为“稗稗野史”)。稗史(记载轶闻琐事的书)。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