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木

更新时间:2025-05-24
lè mù
竻木的解释

1.即竻竹。

词语解释:
⒈ 即竻竹。竻木[lèmù]⒈即竻竹。
基础解释:
即竻竹。
引证解释:
⒈ 即竻竹。参见“竻竹”。引:《朱子语类》卷一〇六:“闻广中都无城郭,其处种竻木为城,枝节生刺,刀火不能破。”⒈即竻竹。参见“竻竹”。引《朱子语类》卷一〇六:“闻广中都无城郭,其处种竻木为城,枝节生刺,刀火不能破。”
综合释义:
即竻竹。《朱子语类》卷一○六:“闻广中都无城郭,其处种竻木为城,枝节生刺,刀火不能破。”参见“竻竹”。
汉语大词典:
即竻竹。《朱子语类》卷一○六:“闻广中都无城郭,其处种竻木为城,枝节生刺,刀火不能破。”参见“竻竹”。《汉语大词典》:竻竹  拼音:lèzhú一种有刺而坚硬的竹。俗称刺竹。也称勒竹、涩勒。宋胡寅《新州竹城记》:“且方言刺竹曰竻竹,盖岭南谓刺竹云。”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竻竹,刺竹也,芒棘森然。”清王士禛《濂泉寺》诗:“寺门编竻竹,磴道入云松。尚忆安期子,青天跨白龙。”惠栋训纂:“《广州游览小志》:‘﹝白云山﹞岸皆竻竹,山相传为安期生得道处。上有景泰寺、安期祠。’……《皇华纪闻》:‘广州多竻竹,其节多刺,田家僧舍植为籓篱,《酉阳杂俎》以为棘竹。’”《广东通志·物产》:“竻竹多刺,土人用为藩篱,近交趾境尤多。”
其他释义:
1.即竻竹。
竻木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è

[lè]

竹根。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 方言,竹上的刺。

读音:mù

[m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 棺材:棺木。 ◎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 呆笨:木鸡。 ◎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