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苋菜
 更新时间:2025-05-24

  中文名称:竻苋菜

  拼音:Lè Xiàn Cài

  英文名:Spiny Amarauth Herb or Roo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ba seu Radix Amaranrhi.Amaranthus spinosus L.

  竻苋菜也称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野勒苋,刺刺草,出自《岭南采药录》,属于中医药材,主要适用于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痢疾,便血,浮肿,白带,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喉痛,蛇咬伤。

  原形态

  刺苋(《台湾府志》)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厘米至1米左右,多分枝。茎有时呈红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10厘米,宽1~3厘米,两端渐狭,全缘或微波状,中脉背面隆起,先端有细刺;叶柄几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叶腋有坚刺1对。花单性,雌花簇生于叶腋,呈球状;雄花集为顶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圆柱形穗状花序;花小,绿色或绿白色,刺毛状苞片约与萼片同长成过之;萼片5;雄蕊5。胞果近卵形,盖裂。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于荒地或圃地。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字义分解

读音:lè

[lè]

竹根。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 方言,竹上的刺。

读音:xiàn

[xiàn]

〔苋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椭圆形,开绿白色或黄绿色小花,茎和叶可食。 ◎ (莧)

读音:cài

[cài]

供作副食品的植物:菜市。白菜。菠菜。野菜。蔬菜。面有菜色。 ◎ 主食以外的食品:菜牛。菜畜。菜肴。菜谱。名菜。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