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子

更新时间:2025-05-23
bàn zǐ
绊子的解释

①摔跤的一种着数,用一只腿别着对方的腿使跌倒:使~。 ②系在牲畜腿上使不能快跑的短绳。

词语解释:
绊子bànzi。(1)摔交招数,用腿别对方的腿,以使之摔倒。(2)为使牲畜不能快跑而系在腿上的短绳。(3)比喻在别人前进的路上设置的障碍。绊子[bànzi]⒈摔交招数,用腿别对方的腿,以使之摔倒。例一个绊子下去,对方倒地了。英stumble;⒉为使牲畜不能快跑而系在腿上的短绳。例马绊子。英reins;⒊比喻在别人前进的路上设置的障碍。英obstacle;obstruction;hindrance;
基础解释:
∶摔交招数,用腿别对方的腿,以使之摔倒一个绊子下去,对方倒地了∶为使牲畜不能快跑而系在腿上的短绳马绊子∶比喻在别人前进的路上设置的障碍
引证解释:
⒈亦称“绊子腿”。用腿脚绊倒对方的一种招数。也比喻害人的手段。引《西游记》第八一回:“那怪把行者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红楼梦》第六五回:“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花城》1980年第7期:“天晓得,这中间还有啥绊子和陷坑呢。”
网络解释:
绊子1、摔跤的一种招数,用一只腿别着对方的腿使跌倒。
综合释义:
亦称“绊子腿”。用腿脚绊倒对方的一种招数。也比喻害人的手段。《西游记》第八一回:“那怪把行者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红楼梦》第六五回:“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花城》1980年第7期:“天晓得,这中间还有啥绊子和陷坑呢。”绊子[bànzi]①摔跤的一种着数,例:用一只腿别着对方的腿使跌倒使~。②系在牲畜腿上使不能快跑的短绳。
汉语大词典:
亦称“绊子腿”。用腿脚绊倒对方的一种招数。也比喻害人的手段。《西游记》第八一回:“那怪把行者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红楼梦》第六五回:“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花城》1980年第7期:“天晓得,这中间还有啥绊子和陷坑呢。”
其他释义:
①摔跤的一种着数,用一只腿别着对方的腿使跌倒:使~。②系在牲畜腿上使不能快跑的短绳。
绊子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àn

[bàn]

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绊住。绊倒。羁绊(束缚)。绊脚石(喻阻碍前进的东西)。绊手绊脚。

读音:zì,zǐ

[zì,z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绊子造句 更多
1、衙役七嘴八舌地说道,都认为程小九是个无足重轻的小毛孩子,如果贾捕头不想多一个人来分大伙的钱,随便使个绊子就可以将其从衙门里踢出去。 2、什么勾子、绊子、别子、背口袋、鹞子翻花、就地十八滚,在任何角度都能表演出真人摔跤的那种感觉。
1、周遭看戏一般站满了叫嚷起哄的山匪,武岳阳喘着粗气再次爬起,他恨不得立刻扑上去揍扁那女子,可他被几次三番绊倒,对那女子的腿绊子有些忌惮。2、几个帮闲、衙役七嘴八舌地说道,都认为程小九是个无足重轻的小毛孩子,如果贾捕头不想多一个人来分大伙的钱,随便使个绊子就可以将其从衙门里踢出去。3、绊子、别子、背...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